今天有醫生設計裝潢要乘K2082次列車嗎?
  9歲女孩11時26分要乘這趟車去上咖啡弄海治病希望同車有醫生能提供醫療保障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女孩吳怡的父親和母室內裝潢親在醫院里打地鋪陪著她 本報記者 惠禾 攝
  A05版
    今天11時26分去往上海的K20支票借款82次列車上,有一個9歲的可愛女孩,她叫吳怡,得了重病,要從長春轉院到上海治療。
    雖然抗癌食物做了很多準備,但30個小時15分鐘的車程,還讓家人在出發之前就將心揪了起來。
    在這裡,我們希望找到同車出行的醫生,希望他(她)用自己的醫學知識為小女孩提供幫助,您可以撥打本報熱線0431-96618與我們取得聯繫,也可以撥打孩子父親吳興國的電話15584181373。
    我們也希望同車的旅客朋友隨時關註小女孩的病情動態(當然最好是在不妨礙小女孩及家人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新文化報,我們願意在網絡上、在情感上、在實際行動上全程陪伴她,並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她。
    我們還希望同車的旅客、各位讀者能伸出援手,幫幫這個小姑娘,在醫療費用上,一家人也在犯難。
    現在,請記住:小女孩在9車17號軟卧。
  女孩吳怡突發重病
    女孩吳怡家住長春市寬城區新月路。雖然6歲時患過心肌炎,體質也不那麼好,可是在今年10月14日之前,小姑娘很努力地吃飯、學習、鍛煉身體。在一家人心裡,也相信她會越來越好。
    但……10月14日下午放學,奶奶祝海芬像往常一樣去接小孫女。63歲的老人心疼兒子,從農村老家來到城裡,就是為了照顧兒子和小孫女。白天,做飯、收拾屋子、接送孩子;晚上到一家單位去打更。“他們倆吃低保,我這個當媽的能幫一定要幫。”祝海芬說。
    回到家,小姑娘甩掉衣服,在屋子裡蹦跳著,祝海芬一次次用“樂和”形容那一晚的小孫女,“她樂和地玩,樂和地去吃飯,樂和地做作業,樂和地去睡覺……”
    睡到半夜三點,孩子突然醒了,說是被疼醒的,眼睛疼、腦袋疼,渾身都沒勁兒,然後像麵條一樣趴在媽媽的身上,把晚飯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從三點折騰到六點,決定去醫院。去之前,孩子上廁所,眼看著門框,卻一頭撞過去。媽媽晃動手掌,孩子眼睛沒有反應。問她問題,看她干著急,卻說不出一個字來。爸爸吳興國蒙了,伸出三個手指頭,問:“這是幾?”孩子張不開嘴,他又大聲問,孩子臉憋得通紅說:“1。”
    一家人瘋了一樣奔向醫院。“我們以為孩子看不見了。”吳興國說。
  坐飛機轉院方案失敗
    趕到吉大二院,孩子又把吃過的早飯吐個乾凈。看不見,聽不清,抱在懷裡軟綿綿,孩子媽媽嚇得哇哇哭,爸爸完全失控。“孩子最後就叫出了一聲‘媽媽’。”吳興國說。
    兒科老教授讓一家人馬上去吉大一院兒科。當天下午,小吳怡就住進了兒科重症監護室。
    “三天啊,孩子昏迷了三天,我們哭了三天,就以為是病毒性腦炎。後來醫生說病情比較複雜。”吳興國說。10月18日左右,小姑娘清醒了,雖然還是無力、說不出話,可吳家人心裡終於有點亮兒了。
    “第六天,她要喝粥。第七天,她能小聲說出點兒話。第八天半夜,突然出現了喉部痙攣,血液中乳酸值一直很高。”祝海芬記得小孫女每一天的病情變化,她給她做粥,不管能不能吃,都做新粥。但小孫女的病情還是時好時壞,一直到10月28日,“醫生建議轉院,孩子血液里的乳酸一直控制不下去,推薦去上海新華醫院。”
    當天家人就買好了第二天飛往上海的機票。
    10月29日5時,小姑娘出了重症監護室,一眼見到媽媽,就問:“媽媽,我爸呢?”然後望著奶奶擠出一絲微笑。看大家都聚攏過來,她用全身力氣說出兩個字:“走吧。”在場的女人們都抹起了眼淚。
    那天,長春雨夾雪,去機場的路上,孩子眼睛半睜半閉。家人抱著她上了電梯,她突然不停踢著電梯門,憋得臉色煞白,剛放平身子,就聽她的呼吸聲越來越粗,忽然半張著口,手臂緊繃,抽了過去。“呼吸都沒了!”吳興國嚇壞了。
    幸好家人隨身帶了急救藥,這邊急救,那邊去找120。急救人員來了,孩子又被拉回吉大一院兒科重症監護室。“那一會兒工夫,孩子咬碎了一顆牙。”吳興國說。
    坐飛機轉院的方案不得不放棄。
  坐火車去上海 尋同車醫生
    這幾天,小姑娘的狀況有所好轉,家人決定再次轉院。“我們問過了,專業的救護車從長春到北京就要一萬多元的費用,再到上海,實在太高了。”吳興國算了算手裡的錢,女兒住院這些天花掉了六七萬元,全是借來的,到上海還不知道要花多少,“實在不行,坐火車吧。”
    昨天,親戚坐在一塊商量,定了坐火車。
    但,“缺專業醫生,咱不懂急救知識,就怕孩子路上有意外啊。”孩子媽媽最擔心這個。
    之前問了,主治醫生都不能跟著一起去上海。吳興國想起老家的一位親戚,“他是個醫生,雖然在鎮上的衛生所,可總比我們懂得多。”問了他,他答應一路幫著照料。
    另外要帶上火車的東西也很多,氧氣瓶、制氧機、霧化器等。與上海新華醫院方面溝通後,對方說,到了上海,直接到醫院急診,從急診入院。
    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做的也都做了,但奶奶祝海芬還是心裡沒底,“就怕孩子出現10月29日那次的突髮狀況。”坐在重症監護室門外,她說著說著就哭了。
    “熬過這30小時,別的都好說了。”吳興國抱有信心。“可這一路怎麼熬?”還是要想個萬全之策。
    “求求同車的乘客,如果您是醫生,請來幫幫我們。”這是吳興國的求助。
    而我們也相信,您也一定希望通過自己的援手,幫助小女孩一路平安,早日康復。
    本報記者 金凱
  (原標題:今天有醫生要乘K2082次列車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l74tlayv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